|
动画配音要有情感才是动画配音的生命线,这也是动画配音员最后的尊严。动画配音的感情主要就是体现在主人公的喜怒哀乐。动画配音不像电视演员,主人公的情感可以通过演员的一些肢体动作或者眼神来,但是动画配音却不能这样。 动画人物的哀主要体现在哭上面。哭也有分三个层次,抽泣、痛哭、边说边哭。抽泣的时候,配音员不能单纯的吸吸鼻子,这样效果太差,最好配合小腹的抽动以及呼吸气息的短、粗来演绎。痛哭的时候声音相对会比较低沉,两肋会张弛抽泣,并且还有带有语气词,例如“啊”之类的。边哭边说话的情况经常出现在动画片里。现在的动画片里面的人物形象在边哭的时候还能很流畅的说完长句子,明显是不符合逻辑的。边说边哭的时候,说话很容易断断续续,语句没办法很流畅,咬字也不是很清楚。甚至有时候哭久了还有带有大喘气的情况。 我们的动画片面临一种低龄化的状态,所以在我们的动画片里笑声是最基本的状态。给笑声配好音就是很基本的功课。我们现在听到的笑声配音很多都是很敷衍,都是从喉咙里发出简单的呵呵呵的声音。完全带不到真正的情绪。但是真正有感情的笑声应该是提起笑肌,配合气息 来笑。 为了不因语言问题而影响看片,我们通常采取配音的手段,但它是在不破坏原片收看效果,保持生活化和真实感,力求原汁原味的前提下所做的创作。译制人员没有权力将好端端的片子变得影音不同步,否则就是对不起观众,对不起原片。所以配音首要注意的问题就是对口型,口型对不好是配音片的硬伤,会极大影响观众看片的心情。 刚开始配音的演员首先便要过口型一关。辽宁儿童艺术剧院在1983年配《聪明的一休》时为了解决对口型的问题,将台词全部背了下来。正式配音前大家一起在棚里排练,就像演话剧一样,一遍又一遍,直到熟练为止。那时设备比较落后,片子又是胶片的,不能来回调整影片进度,如果一个人配错了,其他人便要陪着他一起重新配。这种压力是相当大的,而对于刚刚开始配音的儿艺演员来说就更是难上加难,因此他们选择了最麻烦但也最保险的办法——背台词。好在那时对译制时间要求不严,有充足的时间以供演员们背词和排练。上译厂早期配音时压力更大,片子最多只能配两遍,如果再出错就无法补救了。所以大家便在循环放片时一遍遍排练,不仅抓住了口型,也很好地把握住了声音背后的神韵,老艺术家便是在这种条件下配出了一部又一部经典之作的。 |
专题配音 动画广告制作 视频翻译 小语种配音 广告配音 动漫广告制作 英语配音 | |
中文域名:中国配音公司网 Copyright 苏州嘉博 版权所有 2005-2025 | |
24小时微信和QQ同号:914065664 24小时配音热线: 400-136-0515 |